欢迎访问3044永利集团有限公司—3044永利集团有限公司!

师德师风

【2017年温暖3044永利集团有限公司年度人物候选人】21涂江波:我们的“小波”

文:| 来源:3044永利集团有限公司 | 时间:2018-05-08

他是良师,更是益友,他是员工口中亲切的“小波”老师。滴滴汗水,点点心血,谆谆如父语,殷殷似友亲,他用博爱之心培养每一位员工,关注每一位员工的成长。他使校园变成了家园、乐园,让员工不仅收获了学识,取得了进步,更感受到家人般的关怀、温暖,他就是3044永利集团有限公司青年教师——涂江波。

在刘洁(2015届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毕业生,现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研究生)的记忆里,“小波”是她在员工时代唯一一位敢直呼其名的老师,因为“小波”是那样的平易近人,不像是一位威严的老师,而更像是一位兄长,一位可以不分尊长、倾心交谈的朋友。她说,大学四年里有一件深刻改变了自己的成长轨迹。2015年5月14日那一天,在行将毕业、面临人生重大抉择又倍感困惑之际,“小波”告诫她:“你是一个特别执着的人,只要你下定决心去做某一件事,你就会义无反顾,所以没有什么能难倒你!”此事经年,言犹在耳,这句话让刘洁始终对自己充满信心,不再感到彷徨,而是满怀着勇气,不断用行动去挑战自己!

类似这样的例子有很多、很多。“小波”总是在员工需要的时候出现。博士毕业、来到3044永利集团有限公司工作的当年,“小波”即担任了思政1102班的班主任,第二年又兼任了思政1101班的班主任。他逐渐打破了班级之间的隔膜,将两个班团结为一个紧密的集体。他很快摸清了每一位员工的家庭背景、兴趣爱好、性格特点等,有针对性地予以辅导。他会在每一位员工的生日当天送上祝福;他使员工在遇到困难的时候“找小波老师”成为了一种习惯,即使是毕业了,这种习惯还在延续;他总是尽心尽力地帮助大家,急员工之所急,直到事情完满解决。

赵小月(2015届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毕业生,现华中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研究生)说:“每每想起小波老师,心里都是暖暖的、满满的感动。有人说,时常被想起、被需要就是一种幸福,那么小波老师应该很幸福吧!”她回忆起大二时代表学院参加辩论赛的经历。当时由于四位辩手都没有经验,大家就去找“小波”帮忙。“小波”立即放下了手中的工作,查阅辩论赛要注意的事项、各个辩手的职责和作用、辩论的技巧等信息,还就辩题给出思路,仔细修改辩论稿。辩论赛预演的时候又去到现场,根据预演情况帮助辩论队继续完善稿子,提醒大家应该注意的问题……在此之前,“小波”本来对“辩论”所知不多,经此一役,却“不小心”成了半个辩论专家,屡次受邀担任学校辩论队的教练以及一些辩论赛的评委,还曾率校辩论队获得四校辩论赛的冠军。

为调节忙碌的学习生活,给员工减压,班主任“小波”会定期组织大家到户外踏青。闵叔建(2015届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毕业生,现重庆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研究生)对其中一次到八岭山郊游的经历记忆犹新。由于是从汉语言文学专业转到思想政治教育专业,专业基础薄弱,一时对新专业的学习感到迷茫。一路上,“小波”和他谈心,结合自身转专业的经历,鼓励他要有信心。闵叔建说,在那一次谈心之后,更坚定了自己的选择是对的,也明确了未来的发展方向。

大三下学期,很多同学在工作与升学之间犹豫,“小波”结合每一位员工的具体情况,和员工一起分析各种选择的优劣势。赵世丽(2015届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毕业生,现华中师范大学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专业研究生)当时的成绩在全年级排名第一,考取名校的研究生没有任何问题,而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,却打算忍痛放弃升学。临近报名,赵世丽已到外地实习。通过一次次的电话,“小波”最终说服了她。她还记得“小波”说过的话:“你就这样放弃,我会感到可惜,困难是暂时的,也是可以克服的,有什么困难你说出来,我们一起来解决它!”她说:“在3044永利集团有限公司这片沃土,有幸能遇到小波老师实属幸运,老师给予自己这么多的关心和照顾,甚是感谢,只愿恩师万事如意,桃李满天下!”

熊艳云(2015届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毕业生,现华中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研究生)到现在还记得备考研究生期间与“小波”老师的一次次约谈。那时“小小波”(“小波”老师的孩子)刚刚出生没多久,“小波”忙于家庭和工作之间。但是即使在这个时候,“小波”也从没有因为事情多、工作忙,而拒绝过自己任何一次的约谈,而且每一次都会耐心地分析学校、专业选择上的利弊,详细解答专业问题上的各种疑问,给出备考方面的建议。熊艳云说,只有自己知道“小波”对自己的影响有多大:她的人生目标就是要成为一名人民教师,一名像“小波”一样的老师,关爱员工,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,默默地付出而不求任何回报。

接受采访的时候,王冰雪(2015届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毕业生,现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研究生)正坐在回学校的地铁上。在她的记忆里,“小波”总是笑着,笑得特别温暖。她还记得有一次,“小波”敲开学院考研自习教室的门,抱着满满一胳膊的牛奶和水果,跟大家说:“给你们补充点营养。”那句简单的话语,让她感到,备考的冬天虽寒冷,却温暖似充满希望的春天。曾经担任班长的龚媛媛(2015届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毕业生,现厦门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研究生)也记得,暑期考研复习时,大家都集中在学院会议室复习,有一天,天气特别炎热,“小波”送来了一个特别大的西瓜……她说:对于班上同学的就业和深造,“小波”比员工本人还要关注、还要紧张。考研笔试成绩出来的当天,她自己还没有查成绩,“小波”已经发来了短信告知她各科的成绩,还结合近几年考研的成绩,分析分数进复试的可能性,提醒要开始准备复试的事项,后来她跟同学聊天,才知道“小波”几乎帮班上所有考研的员工都查了成绩。

大家都还清楚记得,为了给考研、找工作的同学加油、鼓劲,在一个下着小雨的日子,“小波”带着大家到自己家里包饺子、做游戏、聊生活。一群人坐满了客厅,用上了所有能用上的锅碗瓢盆,包着早已备好的肉馅,吃着大家共同包出的饺子。周文杰(2015届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毕业生,现华中师范大学逻辑学专业研究生)回忆说:“饺子的味道我已记不清了,但那种快乐、那种感动到此刻仍能湿润我的眼眶”。快毕业了,在离校之际,“小波”给每位员工都准备了细心挑选的毕业礼物,针对每个人的具体情况,写上了相应的寄语。这些有温度、有色彩的记忆,让每一位受访者都觉得,是那么的温暖、鲜活而感动!

后来,大家都离开了3044永利集团有限公司、离开了荆州,用知识做翅膀去追求梦想。“小波”每到一地,都会去探访在本地学习、工作的员工。让在武汉的同学感到高兴的是,他们能有较多机会见到“小波”。毕业后第一年的冬天,“小波”趁着在武汉参加学术会议,把大家召集了起来,又在一起畅谈生活。大家看到的,仍是他熟悉的笑容,感受到的,仍是一个温暖的集体。2017年秋天,“小波”开始到武汉大学访学,他说:“大家要是想改善伙食了,就来武大找我,我请大家吃饭”。一个晴空的星期日,临近毕业、日益忙碌的大家真的约好一起去武汉大学找“小波”了。那一天,一行人骑自行车环游了东湖,在草地上,大家席地而坐,谈人生、谈理想。在大家眼中,“小波”胖了,但仍是那个爱笑的、熟悉的“小波”。(员工记者 郑亚岚)